0120.jpg - 飛利浦愛麵機

新鮮現做的四款麵出爐!!成功!! 

 

今日美食:自製菠菜麵/全麥麵/拉麵

新玩具:飛利浦愛麵機 機型HR2369-01

官網:http://www.mykitchen.philips.com.tw/product/list/index/8

官方麵條食譜:連結

官方創意食譜:連結

參考影片:連結

推薦FB社團:霸麺玲瓏製麵手工麵麵聚到(製麵機。愛麵機)(連結)

如何清洗!必看!!:(連結

 

logo-debby-1.jpg - 網頁用圖

以下配方為基礎版本,材料:

配方一:高筋或中筋麵粉一杯250g(內附量杯)+少許鹽+冷水90cc 

配方二:高筋麵粉160g+全麥麵粉90g共250g(內附量杯一杯)+少許鹽+冷水90-95cc

配方三:高筋或中筋麵粉一杯250g(內附量杯)+少許鹽+菠菜汁95-100cc

配方四:高筋麵粉160g+全麥麵粉90g共250g(內附量杯一杯)+少許鹽+菠菜汁90-110cc

器具:飛利浦愛機麵、內附量杯2個、秤、矽膠耐熱刮刀/抹刀、盤子(接麵用)、份量外一杯水備用

首先說明一下,基礎版的配方其實很簡單,固定的方程式就是:麵粉250g+少許鹽+冷水90-95cc

我在第一次試作時,好狗運,大約5分鐘後,麵條就唏哩呼嚕源源不絕自己跑出來了(大喜)。。。但是,後來的三次都是做失敗的(大哭)

一旁的孩子等到肚子餓哇哇大叫,麵條就是不出來~超崩潰 ><" 抓頭、搥胸

於是,我大概懂了,格友小丸子曾經跟我說,做餅乾容易但做麵包難,就是這個道理,因為麵糰是活的~是活的~是活的~(很重要,所以要講三遍)

空氣裡的溼度、麵粉本身的溼度以及麵粉有沒有正確量到250g+-5g還有水量會嚴重影響出麵,我就是遇到三次麵怎麼都不出來~ 不出來~ 不出來~ 

最後只好把麵糰從機器裡拿挖出來,用撖麵棍撖平再用刀子切成麵條

所以得到一個結論:如果麵一直不肯跑出來請不要放棄,把它當揉麵機!剩下的步驟就請完全用手作DIY的方式做麵

 

 

 

9aec4654.gif - 網頁用圖配方一:高筋或中筋麵粉一杯250g(內附量杯)+少許鹽+冷水90-95cc 作法 (內容寫的有點長篇大論,原因是這些都是成敗關鍵的注意事項)

  1. 麵粉放入製麵機中,加入少許鹽,蓋上蓋子(才會通電,有安全裝置)
  2. 打開[開關],設定[程式1]或[程式2](程式1是指一杯250g的粉,程式2是指一杯500g的粉,但我買的款式是日本機,基本時間是5分鐘,所以我都設定5分鐘)
  3. 按下[開始]。讓粉和鹽在製麵機裡先滾動30-60秒,可幫助粉類攪拌均勻,也讓機器內部先沾上乾麵粉,這樣麵糰也比較不沾粘在機器上
  4. 從第二分鐘開始就可以加水(冷水90-95cc),要分批慢慢地從注水孔裡加入(蓋子上方左側有洞),這個很重要,90cc的水大約分3-4次倒完,如果太急,水份會集中吸附在某塊麵糰上,會造成水份分配不勻,那你就有可能得到一塊不想跑出麵的麵糰。加水的動作務必在機器轉運3分鐘30秒前加完。
  5. 醒麵(可略過):關掉開關,讓機器停上運轉10-15分鐘(視室溫而定,氣溫低時,就醒久點)。這是我在FB社團裡埋首苦讀之後找到的祕密武器,目的是讓麵粉充份吸飽水份,增加出麵的成功率。在連續失敗三次之後,照了這個步驟,我一口氣做了四份完全成功的麵條!完勝!
    • 參考自:希拉瑞的真情食意 See Living 

      【希拉瑞教戰手冊】飛利浦愛麵機
      如何使麵較Q彈:我的作法是,麵粉與水加入機器後,先讓它攪三分鐘(即還沒出麵前),關機。休息十分鐘,再重新啟動機器做完流程。這樣可幫助麵粉的吸水,有助擴展一點筋度。

  6. 重新打開[開關],設定[程式1],按下[開始]
  7. 運轉5分鐘後會聽到BB聲,接著就等著麵慢慢的被擠出來(剛出來時有點像蠕動的蟲子 XD)
  8. 聞一口那飽滿的麵粉香以及沒有食安問題的自製麵條,幸福的滋味縈繞心頭。
  9. 做出來的麵條我習慣性晾一下,再捲成一圈一圈;也可以撒點麵粉上去防沾粘。冷藏可以2天,冷凍可以很久。
  10. 接著往下看,有一些圖文說明會更清楚。

配方二:高筋麵粉160g+全麥麵粉90g共250g(內附量杯一杯)+少許鹽+冷水90-95cc

  1. 作法同上
  2. 這次我用的是 Bob's red Mill 100% stone ground whole weat flour,好像是法國進口的,購買於家樂福。特別標出品牌的原因是各家麵粉溼度不同,我也是幫自己做筆記。大致上來說高筋麵粉和全麥麵粉的比例是2:1。加了全麥麵粉後,感覺上水份不太足夠,還記得我之前提到多準備一杯份量外的水備用嗎?這杯水就是在目測麵糰太乾時,可以馬上補水。這個配方我最後多加20g的水,所以水的總量是90+20

配方三:高筋或中筋麵粉一杯250g(內附量杯)+少許鹽+菠菜汁95-100cc

  1. 作法同上
  2. 要做出綠色的麵條就要用菠菜汁(為什麼是菠菜而不是空心菜?花椰菜?小白菜哩?還沒研究到那麼遠XD),我先用VITA MAX把菠菜加水打成汁,因為太想要讓孩子吃下更多的纖維,所以我的菠菜加很多,菠菜汁就變成菠菜汁泥了 XD
  3. 因為菠菜汁泥太濃稠了,從注水孔裡倒入時居然卡住了(大驚),於是按了[暫停]打開蓋子倒入少許,再蓋回蓋子按[開始](這二個是同一個按鍵),重覆大約3-4次倒完。
  4. 觀察麵糰覺得太乾,額外倒入20cc水,於是這個配方裡的水份是90+20。麵糰水份的拿捏下面有照片可參考

配方四:高筋麵粉160g+全麥麵粉90g共250g(內附量杯一杯)+少許鹽+菠菜汁90-110cc

  1. 作法同上
  2. 因為菠菜汁泥太濃稠了,從注水孔裡倒入時居然卡住了(大驚),於是按了[暫停]打開蓋子倒入少許,再蓋回蓋子按[開始](這二個是同一個按鍵),重覆大約3-4次倒完。
  3. 觀察麵糰覺得太乾,額外倒入20cc水,攪拌後,還是覺得太乾,再加入20cc水,於是這個配方裡的水份是90+20+20。麵糰水份的拿捏下面有照片可參考

 

黛比心得:

  1. 台灣官網上有三個型號:HR2356、HR2355(前面二款只是顏色差別)、HR2330,差別最大在於攪拌棒材質前面二款是鋁鎂合金,後面那款是食品級塑料。隨機附贈模頭前面二款是附4個,後面款是附2個,另外有不同模頭可以加購。我意外的從日本買了一台型號為HR2369-01,操作上大同小異,也是4個模頭,但和台灣配的不一樣,台灣是:細圓麵、粗圓麵、窄扁麵、寬扁麵,我買的則是:細圓麵、粗圓麵、角型麵(正方型)和水餃餛飩。日本少清潔兼切麵工具(一片薄薄的類似切麵糰刀,我用水果刀代替),但似乎影響不大。而日本的模頭清潔組看起來比較精緻,體積小不佔空間;重點來了,鋁鎂合金款的在台灣賣NT6000-7000,我在日本竟然以NT19XX不到2000元的價錢購入!(我的老天額啊~感謝台灣定價太貴,我考慮好久都無法下手,才能等到這個價位,不用2000耶,根本不需要考慮半夜也要搬回家)
  2. 買日本貨有些缺點,面版上的按鍵都是日文,但是因為就4個鍵,倒也沒什麼困難。內附二個量杯,一個量水一個量粉,台灣量水杯就直接給你刻度,有分一般麵和雞蛋麵(目前雞蛋麵還沒做成功,下次再另寫文章),直接給你刻度一份或二份(這台製麵機最多一次只能放二份)。日本的是給你cc數,比較講究精準度。日本附了一本食譜,可惜都是日文,但基本製麵食譜加減還是看懂的,還會告訴你要冷水或是溫水,甚至告訴你冬天和夏天水份增減多少比較好。台灣的我沒買過,所以不知道有沒有附食譜。
  3. 在美國已經有新款(內附磅秤)的機型,我是價位考量所以還是買便宜的就好。

 

上圖:粗圓麵條,剛被擠出的模樣。

上圖:如果麵條出現不是很平整的毛毛蟲邊邊(有點白的部份)表示水份偏少,但是我看FB上大家的討論結果是,煮了之後完全看不到,而且口感依然很棒,所以也不用太介意。

上圖:麵條跑出來時,可以用切麵工具或水果刀一撥,就會掉成一團,馬上煮來吃就不用怕沾粘。我這次有做晾麵的動作,有人說吃起來會像關廟麵。麵條到一定長度後,拿一根筷子撐起,等二邊垂下差不多,再切斷。

 

上圖:我聰明絕頂的同事居然想出用我的LV包加外幾本厚書,把筷子插進去晾麵。一旁有用電風扇吹。

上圖:用撖麵棍也可以晾麵,只是要一直用手舉著 XD


上圖:這是加了1/3全麥麵粉的麵條,呈現咖啡色,用筷子晾過後會變成一束一束,像不像關廟麵 XD。乾了之後顏色較淺。

上圖:這是加了1/3全麥麵粉的菠菜麵,呈現墨綠色。沒有用筷子晾,用手簡單圈一下,再晾一下。

上圖:晾乾的菠菜麵:古樸中帶點討喜?(有嗎?XD)

 

0108.jpg - 飛利浦愛麵機

上圖:前區是粗圓菠菜麵,後區是細圓全麥菠菜麵。剛做出來還沒晾乾時的色澤好美呢!

 

上圖:這是純高筋麵粉做出來的基本麵條(目測:它水份加太少),有沒有發現它居然不是純白色?那這些年來我吃的陽春麵到底是加了什麼鬼啊!(大怒!)


上圖:這是純高筋麵粉做出來的粗圓麵條,看起來有點像烏龍麵,但是它是台灣俗稱的"拉麵",和日本的拉麵還是有差別的哦!台灣菜市場如果有專賣麵條的攤位都會告訴你這個叫"拉麵",口感Q彈有勁,扎實耐吃。據說飛利浦愛麵機的模頭在美國、台灣和日本都不太相同。目前我對義大利空心麵、寬扁麵和日本的烏龍很有興趣啊!有機會再買它們買回家。它還有出寶寶麵的滾筒,用餃子麵模頭先做出一長條之後,再用寶寶麵的滾筒上去滾幾下,就可以切出可愛的型狀呢!

上圖:寶寶麵是不是超級可愛?很適合做副食品(離乳食品)吧!

 

上圖:這是做完綠色麵色,懶得清理就直接做全麥麵的結果。(顏色不重要,口感才重要XD)

 

9aec4654.gif - 網頁用圖9aec4654.gif - 網頁用圖9aec4654.gif - 網頁用圖如何目測麵糰是否成功9aec4654.gif - 網頁用圖9aec4654.gif - 網頁用圖9aec4654.gif - 網頁用圖

很重要!通常這一關沒過,麵條是不會跑出來的。

 

上圖:加了全麥麵粉的麵糰若是目測長這個樣子,大致上會成功,但若多一點點水(大約10~20cc)可能會更好

 

上圖:只用高筋麵粉的麵糰。所有的麵糰目測長這個樣子,一定會成功。

基本上麵出不來,就是麵糰不是太乾就是太溼,如果你製麵5分鐘後,等上1-2分鐘麵糰一直都出不來,可以關掉開關打開蓋子,若看到麵糰已經成團黏在攪拌棒上,你用手去摸覺得溼黏,那就是太溼,先撒些麵粉,再把麵糰從攪拌棒挖拔下來,兩側可用矽膠耐熱刮刀/抹刀把黏在內壁上的麵糰糊刮下。這個工具很好用,可以讓你充份把沾在兩旁的麵粉都刮下,檢查一下,前後左右都要挖拔來才不浪費。

重新打關[開關]按[追加擠麵功能]鍵,它就不會再次揉麵,只會攪拌然後把麵條擠出來。(麵揉過頭會太硬,最後機器無法推出,就要拿出來用手工撖平切麵)

無論太乾或太溼,一個加麵粉一個加水,都要用[追加擠麵功能]鍵,多次使用調重,直接麵條順利出來。

 

 

請享用!

訂閱黛比電子報 平常不會吵你,有新文章就會通知你哦!
請點我
更多[日本,卡哇依+親子遊]的文章
請點我
[媽咪與寶貝]相關的育兒文章 
請點我
美國遊記
請點我
更多台灣美食?跟著黛比一起來[美食吃吃趣]
請點我 
想知道更多簡單又有趣的[食譜]嗎?
請點我
英國原來還不錯玩,請看[倫敦,雨下不停]
請點我
什麼媚力,讓黛比一年內去了二次?請看[長灘島,只想賴在沙灘上]
請點我
蘇美島,一個不一樣的泰國遊記,請看[泰國,也可以很正點]
請點我
原來看神廟除了沈澱心靈外還得先練體力?請看[柬埔寨,神的王國]
請點我
法國人其實很討人厭?請看[法國,一點都不浪漫]
請點我
藍色小精靈來自產功克力的地方?請看[比利時,就這麼一點大]
請點我
你會希望有四個胃和八個荷包,請看[看港,不是吃就是買]
請點我
把租車公司的車開到進廠保養的美國之旅:[美國,好大呀]
請點我
2000年,我人生第一個轉折點:澳洲雪梨遊學,當年的日記
請點我
室內設計、各式家具、床組、床墊、沙發、電視櫃、衣櫃、餐桌椅.

以上,是我的工作,有疑難雜症或相關問題,歡迎討論
★\ ( ̄▽ ̄)
與黛比連絡的方式如下
Email/facebook/MSN:debbywang@hotmail.com
手機/Whats App/Line:0930364877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黛比遊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