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上圖:我實在不好意思說,但這神塔的翦影很像一坨..............霜淇淋啦~想到哪去啦~

 

巴肯山以它的日落著名,於是我們在下午五時到達。除了洞里薩湖外,這將會是我們來到吳哥地區的第一座神廟哦!

講到古蹟和遺址,很難不扯上古老的歷史和神話,也許有些人會覺得無聊,但坦白說,來吳哥窟就是看這些嘛,不然還能幹嘛?於是,我要開始說故事囉!怕睡著的,請泡杯茶拿竹籤撐住你的眼皮吧!

 

 

巴肯寺(Bakhen)

建造時間:大約九世紀末到十世紀初

柬埔寨(Cambodia)是一個有2000年以上歷史的古國,而高棉(Khmer)王國的吳哥王朝(Angkor)則是歷史上的盛世,就如同大唐盛世般的國勢鼎盛,但因為他們把文字紀錄在樹葉上,所以在滅城後留下來的資料並不多,大多是由元朝周達觀所寫的"真臘風土記"裡的內容去推估當年的情況。

而吳哥王朝受了二種宗教影響,一是印度教,一是大乘佛教,但修建神廟並非一朝一夕可完成,有可能要幾十年或換過君主,當然也會有混合二種風格的建物產生。

今天的巴肯寺並不是吳哥王朝最古老的,大約是在第四個君主的時期蓋的,比較接近印度教的概念;印度教的宇宙觀裡認為,在中心是有一座須彌山(Meru),廟裡供奉的是濕婆神,這裡有108座寶塔但有些已變為石堆,在印度教代表宇宙次序的總和;而吳哥地區大都是平原,也許這個君主認為需要一座須彌山來做為至高無上的象徵或是依靠,anyway,今天這座神廟就是吳哥地區最高的,也是最難爬的啦~

 

 

原本在山腳下有一條向上沿伸的道路,二頭石獅子分別守候在左右,階梯已經長滿青草並且成為模糊的波浪狀了,這條直達天廳的道路已經不能使用,除非你是蜘蛛人;右側是一條環山小徑,小徑前的一顆千年大樹上架著一個木造平台,寫騎大象上山二十美金,左側的小徑是留給大象用的。

 

環山小徑不太徒,步行十到十五分鐘就可以到底神廟的方型底座的下方;來吳哥,建議最好是穿適合走路和可以清洗的鞋,因為幾乎都是小石子或是黃土路;我帶了布鞋出門,但在台灣的機場就被我脫掉了,因為之前在浴室滑倒撞到的腳趾頭還沒完全好穿包鞋會痛,於是,亮晶晶夾腳拖~衝吧!([愛美]-FitFlops行動塑身鞋

 

神廟的方型底座的下方是一個廣場,這是吳朝王朝在吳哥地區第一座都城的國廟,意義非凡,此城名為:耶輸陀羅婆,即是王者的榮耀。佔地約四平方公里,有護城河和塔門大多是斷壁殘垣,坦白說像我們這種跟團的"團團轉團員"也沒什麼時間去搞懂它們;由於這個神廟規模也不小,估計需要不少僧侶來維護,所以推估我們所在的廣場有可僧侶的住所,只是,當年是用木造屋舍,現今什麼都沒留下。

巴肯山上的巴肯寺,有三層,每一層都向內縮減,利用視覺上的效果,企圖營造更高聳、更壯觀的形象,其實並沒有咱們的烘爐地那三百多階的階梯來的高,但因為階梯的面很窄,有些不到我們1/2的腳掌寛,有些呢,高度又超過正常人可以跨步的距離,由是,我們每個人都要扶著石塊,手腳併用側著爬。

不要懷疑這些神廟為什麼要蓋的這麼不符合人體功學,因為,那是蓋給神住的,不是給人住的。

 


#雖說爬神廟需要一心一意,但這位美女真的很正

 

為避免自己滾下來,我想起蔣勳書裡說的:要專注。對於當地的僧侶或是來祭拜朝聖的子民們,必定懷有一顆虔信即尊敬的心來爬神廟,一心一意為的是爬上來見見他們心中的佛;而我告訴自己,我是來渡假的,務必一心一意專注在我的腳下,免得滾下來或受了傷,我的美好假期就泡湯了。

 

#上圖:這位露背美女也很正

 

爬到了第一層,我就大聲嚷嚷說我不幹啦~結果被領隊聽到,馬上送我一句,你現在是在地獄,第二層是人間,最上面才是天堂。坦白說,對於前一晚沒睡,只在飛機上昏昏沈沈小睡的,然後又熱到爆的我,現在真的覺得像在地獄啦。

 

#上圖:可以想像抬頭望時一堆人的屁股都朝著你嗎?

 

到了三層,微風徐徐而且視野開闊,果然有到了天堂的感覺!放眼望去,整個吳哥沒有什麼現代的建築,荒湮漫漫,時間彷彿停止了,這是我的第一個吳哥窟的神廟,也是此行最窄最難爬的神廟,即然爬了上來,就再也沒有什麼神廟是我爬不上的...不過,啊日落哩?太陽賴在雲層後面,怎麼也不肯出來,所以原來期待會有金紅色的彩霞滿天,金光輕撫古蹟的情景,只能看別人的照片來感受;集合的時間要到了,要下神廟時我突然有個感受:如果我今天站的地方是天堂,那麼位於腳下的柬埔寨,不就是在地獄之下,那豈不是更是地獄?實際上柬埔寨在1997才停止紅色高棉的恐怖內

戰及大屠殺,那滾滾紅土之下埋葬著多少血淚?

因為沒有電,所以不要太眷戀日落,以免天黑了什麼都看不到;下神廟時要挑底下有大象停車場的那一面下樓,階梯的邊緣會比較平整,而守護在階梯二旁的石獅雕像就會變成觀光客的下樓的支撐,所以有些摸的面目全非,有些甘脆倒地不起,加上這可以超過一千年的老古董吶~所以請務必確定腳下踩的石塊不會晃,或手邊扶的石頭不會搖,才能下樓。


#上圖:巴肯寺的外城牆

#上圖:層層疊疊的巴肯寺

#上圖:倒地不起的石獅


#勉為其難的夕陽,運氣不好,沒拍到美麗的夕陽


#巴肯寺最高的中心點神廟

 

#上圖:神廟裡簡單的祭壇


#爬上神廟,坐下來靜靜享受一下眼前的空曠的美景



#沒被太頭照到的另一面,石頭呈現出黑灰色,這面下山較好走


#陰陽神的象徵,以後會再介紹


#上圖:下神廟囉~大家都不敢怠忽




#守護著神廟的神牛:南迪,是中央被供奉的濕婆神的座騎(之一)



 

謝謝收看~


更多柬埔寨相關資料請點我 

 

 

報告完畢,為了滿足我渴望被鼓勵及小小的虛榮心!喜歡的話請給我五顆星吧!我要評分

用Email就可以訂閱黛比電子報:平常不會吵你,有新文章就會通知你哦!在右邊方框內填入email吧=>>電子報訂閱有問題?請點此處....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黛比遊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