決定去美國了!!這次決定去二個半月!!

行前準備,我們準備了什麼呢?

若真要在一個國家待上 75天,我想護照和錢帶一帶就可以出門了,需要什麼都在當地買,給它買個過癮 ^+++^

好吧~以上是貴婦的幻想啦,我們還是走勤檢持家路線,加上台灣這邊沒有人有能力幫我們處理一些細碎的雜事,還是天助自助充份的準備來的好。

  • 機票和住宿及租車都確定好日期
  • 繳納各種帳單、信用卡、保險費:係的,我們是出門去渡假,不是去躱債!該繳的帳單還是得繳,如果家裡有人幫你處理那是最好囉,如果沒有,那提款卡和讀卡機可得好好帶著!(2019年:現在可以用手機轉帳啦~~時代真是進步吶)首先先確定銀行裡有足夠的存款可以轉帳或扣款,用讀卡機的話,可以用[Yahoo的ATM功能]做即時的轉帳,或是用[全國繳費網]來支付也可以!切記請在台灣的家人記得每半個月或一個月幫你補刷存摺登帳,我有遇過因為存摺忘了登帳而不能用提款卡的功能。
  • 看牙醫:請醫生做檢查,需要治療的先治好再出門
  • 請婦科醫生在做產檢時確定寶寶健康後,開立英文病歷以及適航證明。
  • 各種藥品:以前寫過了一篇[旅]-背包客-行前十天-購買清單及必備藥品 (點我),裡面就有提到一些旅行時的必備藥品,但是我現在身份不一樣了,孕婦對於用藥安全要更小心更謹慎,在這裡先聲明我拿這些藥並不是代表我打算全部吃進我肚子裡,只是萬一在國外真的需要時,經過醫生把關的藥一定比我們自己到藥局找藥來的更有保障,於是,我只好拿著我的健保卡,一間一間醫院診所去拿藥。
  • 長備用藥:我是糖尿病患,這次我必需帶三個月份的胰島素和針頭到美國去,要在出國前最後一次門診提供機票的購票證明,醫院才能給三個月的藥量;另外,要請醫生開一份英文的病歷,方便給海關查驗或是有需要時提供給當地醫生參考。對了,這些必需藥品我會一些放在隨身行李,一些放在拖運行李,以免萬一其中一個行李遺失,臨時沒有藥可以服用就麻煩了。還有血糖機、試紙和酒精棉。
  • 胃痛、胃酸、止瀉、或是軟便劑:孕婦常見就是胃酸想吐或是便祕;胃酸若不理它,很可能就會造成胃痛,我的方法大多是在覺得有胃酸產生時,就先吃一點蘇打餅乾通常這樣可以壓制住;懷孕後期因為腸胃被肚子裡的baby給擠壓到了,真的很難上廁所,所以軟便劑就有其必要性;但若又發生拉肚子這種情形也更是要不得,所以一定要請腸胃科或是婦產科醫生開這些藥。
  • 止痛藥、感冒藥:止痛藥有針對頭痛、牙痛等用藥,也有針對發燒解熱之用,婦科醫生有提到,含有NSAID(Non-steroidal anti-inflammatory drug)成份的就不能吃,普拿疼是B級用藥,是可以服用的!感冒藥若到診所拿藥,醫生大多會配置一些改善感冒時不舒服症狀的藥,喉嚨痛、咳嗽、流鼻水等等;以上所有藥品,最好用塑膠樂扣盒裝起來,以免受潮;再次強調,這些藥是以備不時之需,並不是鼓勵大家沒事就吃藥!
  • 出國前行李檢查表,大約四十天的行程可以參考本篇: 出國前行李檢查表-四十天(點我),不過我們這一次因為在美國待的更久,加上我們固定住在一間民宿,車程超過3-4個小時的地方我們大概就不會去了,所以有點半定居的味道,像是洗髮精、沐浴用品、洗衣粉等等,到當地再買即可!以下則是我們這次會需要帶的東西
  • 國際駕照、駕照:在美國開車是需要同時出示二種駕照,若需要在銀行開戶,也會用的到駕照
  • 旅平險保單:一份給家人一份帶出去
  • 機票、護照:要記得帶當地航空訂位電話,現在幾乎都是電子機票了,那就是要用印表機印出購票證明備用,當然,若住的地方有網路有電腦,上網查即可,但我們還是習慣紙本資料準備一份,過海關也許用的到
  • 信用卡及提款卡:信用卡有需要的話可以先辦臨時提高額度,提款卡要確定可否海外提款及手續費怎麼計算
  • 以上文件影本,要和正本分開放,遺失時,要補辦的話,手續上會比較方便
  • 外幣現金和旅支 :記得要換一些小額的現金當零用金
  • 零錢包:買小東西用零錢包,跟大筆錢分開放,以分散風險
  • 手機,充電器:出國前要辦好國際漫遊,先關掉語音信箱。電話節費卡或是用Skybe打回國比較便宜,若有網路可以用,那當然就是what's app或Line就很好用了!
  • 筆電和充電器,相機和充電器,記憶卡
  • 兩吋照片數張:萬一需要辦什麼文件會用的到 
  • 衛星導航(開車用)(2019年:現在都用手機的Google map 或 Apple Map)
  • 筆記本、備忘錄、筆數隻:台灣比較便宜
  • 創絆膏和一罐曼秀雷敦:創絆膏是日本的一種可以塗抺在傷口上,就會形成防水保護膜,非常好用,曼秀雷敦則是舉凡擦傷、割傷、蚊蟲咬傷甚至是乾燥到皮膚止癢保溼都可以用的萬用藥(2019年:後來發現美國的藥局也都有藥.前提是你住的地方離藥局不遠)
  • 化妝品、保養品、防曬油、護唇膏:請帶三天份即可,其餘直接當地買,不旦保溼度較夠,有些當地品牌甚至比台灣便宜一半
  • 摺傘、充氣頸枕:無論是坐飛機或坐車,不會在睡的時候睡到東倒西歪還扭到脖子,也可以拿來墊腰部或屁股
  • 毛巾、床單、枕頭:若是平時當背包客,我們不會帶太大件隨身物品,不然一顆枕頭、一件床單包包就塞滿了,但,我們這一次不再當背包客了,這麼重的背包我想孕婦也不宜吧?加上我現在對於不夠乾淨或是不是棉質的布料會過敏,還有對睡眠環境超級挑剔,所以我會自備薄床單、薄被單、枕頭套還有我的snoogle孕婦專用抱枕和小花枕(請看本篇)過去,幸好,我們這次拖運行李的重量較高,可以帶很多東西過去!
  • 便鞋、平底鞋、托鞋 
  • 個人衣物和孕婦用的拖腹帶:美國要走很多路的,尤其是打算利用飯後散步來保持健康的孕婦會很需要拖腹帶
  • Costco的會員卡:台灣美國都通用
  • 耳塞:我個人蠻推薦3M的泡棉耳塞,柔軟舒適價錢又平價,搭機也好或是住的地方隔壁很吵,這時候就會派的上用場
  • 二副眼鏡:有近視的朋友除了隱形眼鏡外,還有眼鏡一定要帶,家裡有二副的就帶二副,相信我,你不會想在美國配眼鏡的,光是驗光費就嚇死人了;但萬一真的需要,請到Costco配
  • 梳子、指甲剪、磨甲板:這些台灣便宜多了!
  • 吹風機、刮鬍刀:確定當地的電壓及插頭是否能用,若不能用,要帶變壓器和轉換插頭
  • 貼身腰包或是縫內袋:防扒手
  • 針線包、備用紐扣:基本上我出國幾乎都不穿有紐扣的衣服
  • 太陽眼鏡、遮陽帽:去哪一國都建議帶,就算到雪地也要帶,才不會傷害到眼睛
  • 電池、充電器:國外電池非常貴,所以若你帶去的電器裡有需要電池的,請從台灣帶去
  • 大同電鍋?!話說,家裡明明有日立steam cut電子鍋了,我家老爺硬在前幾天買了一個大同電鍋說要帶去給我燉中藥補身體,於是,我只好再去掛中醫科請醫生買些中藥讓我帶出門....(問題是:我根本不愛吃中藥︸_︸ 粉無奈)(最後,我們放棄大同電鍋,帶了四個行李箱,再也裝不下了!
  • 以上,若有想到,再補充吧!
以下為在美國待產而另外準備的部份
  • 媽媽手冊、產檢資料、病歷和適航證明
  • 現金、信用卡數張、財力證明、名片 
  • 旅行計劃書和訂房資料 
  • 回程機票證明

 

更多美西遊記/美西自助旅行的相關資料請點我 

訂閱黛比電子報 平常不會吵你,有新文章就會通知你哦!
請點我
更多台灣美食?跟著黛比一起來[美食吃吃趣]
請點我 
想知道更多簡單又有趣的[食譜]嗎?
請點我
英國原來還不錯玩,請看[倫敦,雨下不停]

請點我
什麼媚力,讓黛比一年內去了二次?請看[長灘島,只想賴在沙灘上]
請點我
蘇美島,一個不一樣的泰國遊記,請看[泰國,也可以很正點]
請點我
原來看神廟除了沈澱心靈外還得先練體力?請看[柬埔寨,神的王國]
請點我
法國人其實很討人厭?請看[法國,一點都不浪漫]
請點我
藍色小精靈來自產功克力的地方?請看[比利時,就這麼一點大]

請點我
你會希望有四個胃和八個荷包,請看[看港,不是吃就是買]
請點我
把租車公司的車開到進廠保養的美國之旅:[美國,好大呀]
請點我
2000年,我人生第一個轉折點:澳洲雪梨遊學,當年的日記
請點我
室內設計、各式家具、床組、床墊、沙發、電視櫃、衣櫃、餐桌椅.

以上,是我的工作,有疑難雜症或相關問題,歡迎討論
★\ ( ̄▽ ̄)
與黛比連絡的方式如下
qr-code-2018黛比遊記.jpg - 日誌用相簿
 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黛比遊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