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O_IMG_2008_0826_151158

 7:00 由新店出發

10:20 拉拉山神木園區

13:10 半山腰吃午餐-谷點景觀咖啡

15:00 角板山行館

16:40 大黑松小倆口 愛情故事館

17:20 富田花園農場

18:10 大溪老街

19:20 貴族世家

 

 

 

 

 

沿途經過角板山行館,臨時起意就進去看了。

環境優美的行館,一開始我還以為這可能是某個公園,後來到了主屋賓館裡,才知道這原來是蔣公的行館。小的時候,以為總統都是偉人,尤其是國父及兩蔣,都是;長大後,我也不知道他們算不算是好人,但他們的功蹟倒也不是一般凡人可以做的到,中國民華歷任總統也沒幾個吧?能當總統,都不簡單。

我一直認為歷史歸歷史、政治歸政治,雖然後民進黨政府執政下,一直要去兩蔣,但,我想,他們還是台灣歷史的一部份,除去兩蔣,這,歷史還完整嗎?我想還是尊稱他們為 蔣公及夫人及經先生吧!

nEO_IMG_2008_0826_151508

 

nEO_IMG_2008_0826_151725 

這裡不知道曾經是賣什麼,只見整間屋子因為沒有妥善照顧,所以天板蹋了,牆壁也沒了,地板則堆了一堆廢棄物,心裡直嘆可惜,台灣說要拚觀光,如果把這個有年份的房子改建成紀念品咖啡館,專門販售一些紀念品給觀光客,那多有效益?總比人家來觀光,看到一堆垃圾有經濟價值多了。

nEO_IMG_2008_0826_151832

聽說 蔣公及夫人喜歡來這裏聽松濤、賞雪梅,雖然我們沒見到雪梅及松濤,但看到綠草如茵,也是很美。

nEO_IMG_2008_0826_152040

nEO_IMG_2008_0826_154350

簡約的白色房子,就是賓館本身了,幽雅清靜,雖然是老房子,但現在裡面全部放滿蔣家當年的一些紀錄資料及照片,而且屋子有附設椅子及冷氣哦,走累了,可以休息一下。 

nEO_IMG_2008_0826_154752

nEO_IMG_2008_0826_153959

蔣公全家福,真不敢相信是蔣公自己在下廚耶,而且做的是他自己最拿手菜:蛋炒飯。哈!看到這張全家福,那份真情流露,我不禁感動。

nEO_IMG_2008_0826_154629

這是經國先生及他的夫人,好年輕哦!

nEO_IMG_2008_0826_154446

 右邊數來第二位是馬英九總統,嘩~也是好年輕哦!

nEO_IMG_2008_0826_154606

nEO_IMG_2008_0826_155118

左邊這位就是大名鼎鼎麥克阿瑟將軍,終於見到他的真面目了。

nEO_IMG_2008_0826_155142

中華民國憲法 書頁都泛黃了,好珍貴

nEO_IMG_2008_0826_155207

日本降書 哇哈哈,怎麼不自覺的自爽起來了!這是歷史!這是歷史!日本人不要罵我。

nEO_IMG_2008_0826_155439

宋美齡夫人的親筆畫 從來沒想過,夫人是會中國畫的。這裡面展了不少夫人的畫,如果沒記錯,她應該是受西洋教育的才對,英文講的很好,而紀錄片裡的她,總是以女中豪傑的姿態出現,沒想到畫畫也很行。

nEO_IMG_2008_0826_155643

蔣公寫的對聯 沒想到蔣公講的字也很正。

nEO_IMG_2008_0826_155301

宋美齡夫人的筆跡 這是寫給 蔣公的一封信,內容大致如下:

昨聞西安之變焦急萬分 竊思吾

兄平生以身許國大公無私 ....

.....

以慰焦思 妹日夕祈禱

上帝賜福吾兄 早日脫離惡境 

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

原來夫人的筆跡也很美,不似一般女子絹秀,多了一分堅毅的豪氣,字裡行間,充滿對她丈夫的擔心及滿滿的愛,我想,女子難為吧?要送老公上戰場,又要日夜祈禱老天保祐,要是我,早已淚兩行了。

nEO_IMG_2008_0826_155342

蔣公的真跡 內容大致如下:

黨國存亡 主義成敗 人民禍福 同志榮辱 在此一戰 (天吶!要打仗了,想到戰爭我就害怕).... 不惜犠牲 竭盡責任 毋負民眾期望.... 慰我總理(指國父嗎?) 及已死諸將士在天之靈

民國十七年四月七日

看完行館的資料,真的很慶幸,現在我們不用打仗了,以前坐計程車,總會聽到司機說,甘脆打一打啦,反正我也沒錢,打完仗,一切從頭來就好了...當時,我總是啞口無言。真的喜歡戰爭嗎?真的要叫我們的父親、我們的老公、我們的情人、我們的兄弟及以姐妹去打仗嗎?叫他們去送死嗎?然後留下我們以淚滿面,獨自去苦撐這殘破不全的家及經濟蕭條的社會嗎?不過我是俗辣啦,人在車上,我一句話都不敢講。

 

nEO_IMG_2008_0826_153149

參觀完行館,再去參觀戰備隧道,這以前是隱身在山林裡的神秘隧道,是用於敵軍攻擊時,可以躲避,戰車可以直接開到隧道,護送元帥進去,以前的文物大多潮濕破壞了,現在有整修過了,看起來明亮多了。

nEO_IMG_2008_0826_153519

 

nEO_IMG_2008_0826_153734

 

nEO_IMG_2008_0826_153818

厚重的鐵門,砲彈打不穿的,活頁又可以打開透氣及觀看外面情形。

nEO_IMG_2008_0826_153756

沒想到這隧道的出口竟然是在行館後面...啊..我們竟然還走了一大圈,走回去剛入門處 =.= ,果然夠隱密又方便,隨時可以逃命。

nEO_IMG_2008_0826_155818

要離開前,突然發現這塊招牌,最讓我驚訝的是,最後署名的是:劉邦友...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黛比遊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